- 注册时间
- 2016-12-6
- 最后登录
- 2018-11-11
- 阅读权限
- 255
- 积分
- 148
- 精华
- 0
- 帖子
- 7
 
|
本帖最后由 Jiare 于 2018-7-9 14:38 编辑
谨以此文,献给敬爱的小马老师和仍在努力的同学们。信小马,得过关。
2018年5月这次考试,是我第一次考,考了52/71/48。这里首先要对马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,没有马老师是肯定过不了的!两大本书,没有小马老师,你连看什么都不会知道!!!!考完我就跟自己说了,如果考过,一定写篇文字,既是对马老师的感谢,也是对以后同学们的一点激励。
先说一下自己的情况,建立一点大家对软考的信心。我是山东的,78年出生,今年刚好40岁,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,老二只有两岁。大学学的是建筑专业,现在从事的是文化艺术方面的工作。和信息系统真的不沾边,要说对电脑的认知,唯一的来源可能就是年轻的比较喜欢玩电脑,也喜欢看看电脑和网络的杂志,对一些常用的软件也会用,对电脑也算挺有兴趣,仅此而已。我觉的不会有人比我离软考更远了。。
我16年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,报了小马老师的班,但那时恰好工作很忙,媳妇又生老二,所以就放下了。期间一段时间来了兴趣,还买了小马老师的教材,听了三节课,结果发现实在太难懂,又扔下了。到17年底,老二也大点了,觉得生活不能完全没有目标,决定再继续软考吧,这里不得不感谢小马老师“一次付费,时间不限”的大度。在18年前开始跟着听课,没听几节,过年事多,又扔下了。直到3月15日报名了,我才下决心,既然报名了,就好好来操一把吧。报名后几天,总是不愿看书,直到有天我在网上做了一次2017年下半年考试的上午题,我得了42分,我K,我书都没看啊。。42分,这不难啊,我书都还没看呢!我的信心一下就来了。我手机上定上了时间,定时的那天距离5月26日考试恰好66天。
我信奉”引不起质变的量变,都是没有意义的。“既然要开始,那就质变吧!
我开始连续的看马老师的视频,因为之前已经讲了好多次课了,所以就像追剧一样,只要有时间我就看,有时一天能看到6节,因为晚上我还要给孩子搞作业,所以晚上大部分时间是没机会听课和学习的,我只是在最后那20多天,才开始晚上学习,不再管孩子,下班点外卖,学到10点,直到考试过关。下面就说说心得吧。
一、当晚听不听直播课不重要,但事后一定要看视频。因为小马老师讲的很快,很多没听懂就过去了。而你自己又觉的我已经听过这一节课了,所以不想再重复听,这会让知识有遗漏,而且直播你会看聊天内容,会走神。而事后看视频就好了,可以暂停,可以反复看其中一部分不懂的内容,记的更扎实。而且视频可以连起来看,这段还没忘,又看下一段,效果更好。我基本没听直播课,因为晚上没有时间,大部分是连续看视频的。看的多了。。我连说话都和小马老师一个腔调了。
二、前面几节课很难听懂,会打击你的信心,怎么破?因为大部分人是外行,专业术语你根本听不懂。马老师也说过前面要坚持听,后面就容易了。我说一下我的心得,其实不是后面多容易,而是前面听不懂根本不要紧,你慢慢听,等你在不同的地方听到这些术语,结合听的内容,你就自然理解这个术语了。我打个比方,像配置,这个词的术语意思和生活中的意思完全不同,理解不了。可是等你听的多了,都联系起来的时候,你一下就理解了,不就是个版本管理么。。软件的版本、设备的版本等等。还有像基线、基准这些词,听的多的,特别是十大管理听到一半的时候,反复的出现这些词,你就理解了,基准、基线。。不就是原定的工作计划么。成本基准就是成本计划,进度基准就是进度计划。。所以,不要怕听不懂,只要你坚持听,等听完十大管理,你就豁然开朗,豁然开朗,豁然开朗了。。。
三、真正难记的,就是定义,记不住的怎么办?用顺口溜!一是网上有很多成品的顺口溜,小马老师也给了一部分,比如”功能靠用小护翼“,”试准用一安,学姐操石源“这些,满满的回忆啊。还有一些怎么办,自己编。自己编的要比看人家的更容易记(因为有些人编的顺口溜太难记,感觉比原文还难记)。比如缩短工期的办法,我给自己编的”赶快使,减改加“,就是第一个字。一下就记住了。类似的办法很多,大家要开动脑筋,想出自己的记忆办法。
四、十大管理的输入输出工具和技术记不住,怎么办?分开部分背!先背10大管理的名字,分开5个5个的背。前5个太重要,一是上来是整体管理,二然后要干什么活?范围管理。三甲方是老大到期干不完会死人的,所以进度管理。四花多了钱老板也会弄死你,成本管理。五干砸了可不行,质量管理。后5个,前三个和人有关,人力、沟通、干系人。剩下2个风险和采购。这样一想就很容易背过了。以上就是举个例子。后面先背输出,因为内容少。再背工具和技术,因为有关联性。输入只背那些重要的就行,先找出哪些是共有的,比如环境因素和过程资产,实在记不住就算了,记住一两个,论文用,别地儿也不考。
五、计算简单化。我做了从08年之后到17年的所以上午题,发现计算题的趋势是单纯的计算简单化了。之前的题,明明你会做,但网络图给你10几个节点,我操,会做你也要花好长时间做啊,路径一变,光复查还是不是关键路径就要花很长时间。而且那时计算题都会出些小数,简直就是在考小学计算。但后期可能出题老师也发现这个问题了,不让用计算器,让一帮高级管理师把时间花在计算上,不是考试的目的。所以不要再担心计算题的计算部分了,纯计算部分一定是很容易的。2018年5月这次考试,概率什么的直接没考。案例计算大题我坚持了这个思路,计算不会很复杂!然后就是一步到位,连改都没有直接做对了。
六、计算综合化。不单独考挣值或者网络图了。因为计算就那么几个,单独考太单一不合适。综合起来考的机会大。这里我强调一下挣值管理,马老师花了好几节课讲,还是有人听不懂。这个真不难,不要被那些字母吓倒,SV,是进度的,上面说了进度差了会S死的,记住了吧,和S有关的都是进度的。如果你会英语,查一下这些缩写的英文,更容易记。他们之间就是一种很单纯的比例关系。我甚至自己总结出一个公式。干了多少活/花了多少钱=还有多少活/还要花多少钱,就这么简单。
七、关于论文。一个字”背“,马老师说不背,是因为他脑子里已经全装上了。你脑子里没有,你不背怎么着?脑子里装三篇论文就够!共有内容至少3段。什么是共有内容?比如风险,质量有风险、进度有风险、成本有风险,不管出哪方面的论文,你都写风险!因为都有风险嘛。还有人力、变更,这些都是共有内容,子题目也没有那么难,你毕竟前面背过10大管理的。这样论文就简单多了。提前写上几篇,哪怕是抄,起码让自己知道自己写多少字要多少时间。如果慢点写,字好看,那就更要控制时间。提示,抄比背着写慢。论文我写满了卷子,还剩下10分钟。
八、最难还是上午题。学习之前,我觉的最难是案例和论文,真等考试之后,我唯一担心的,是上午题。这一点马老师讲过无数次,他说了我不信,可事后我真信了,马老师说的对!上午题全靠真才实学。但选择题的出题老师也明白,难了你们都过不了。所以上午题中语文题至少35分,就是说你不看书,凭语文知识和常识,你也能拿35分!剩下的才是你要看书的,好好看书吧。然后研究一下选择题的技巧,排除法之类的。
九、来,敲黑板,说重点了。考前两周,一定听马老师的直播课。原因你懂的。一定一定一定。为这个要再次感谢马老师,付出太大了。(所以,不要再计较小马老师那点授课费了,真的是太少太少了。整个学下来,唯一便宜的,就是小马老师的授课费,还不如去参加考试的车票钱。)
花了2小时写的,5000多字,因为发自内心,所以一蹴而就!比论文容易多了。不充分也就这样吧,还得回家看孩子。有事大家也可以问我。小马老师是用专业人士的眼光看大家,所以他讲课的时候会觉的我们怎么这么笨啊,这都不明白。而我是用外行人的眼光看,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助力。
我没有详细说学习的内容和方法,因为学习的方法各不相同,本文旨在给大家建立信心,让大家知道,你只要相信小马老师!!高项没有想像的那么难。认真一点,你一定能顺利通过,。
再次送给大家--”引不起质变的量变,都是没有意义的。“要么别学,好好享受生活,要么苦一下自己,质变。祝同学们都顺利过关。 |
|